常见运动损伤及预防与处理方法

作者:赵俊霞发布时间:2025-04-23浏览次数:10

运动损伤是指人们在进行体育锻炼、参加运动项目期间,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,身体所出现的损伤问题,例如:擦伤、扭伤、挫伤、骨折和脱位等等。按损伤发生的缓急分类,可分为急性损伤和慢性损伤。

一、常见运动损伤

1.擦伤及扭伤 

擦伤是伤害程度较浅的损伤,多为表皮擦伤。扭伤是指发生于关节处的累及周围韧带组织的急性损伤,常见于膝关节、踝关节、腕关节等部位的扭伤。

2.肌肉拉伤 

肌肉拉伤指肌肉纤维因各类外力原因撕裂后而出现的损伤。

3.挫 伤 

运动损伤中的挫伤指受外力打击后的组织损伤。

4.骨折及脱位 

骨折是指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中断。脱位是指组成关节的各骨的关节面失去正常的对应关系。骨折与脱位是较重的运动损伤,需要到专业的医院就诊。

二、预防运动损伤的有效措施

1.掌握合理的运动方法 

只有采用正确、合理的训练方法,适当地进行体育锻炼,才能有效预防运动损伤,在体育锻炼过程中,确保自身训练方式的合理性,科学调整运动方案。

2.做好运动前准备 

前期准备不充分、运动损伤防范意识不足是引起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,所以在运动前,应做好准备工作,使身体肌肉、关节都得到充分活动。

3.重视运动中的自我保护 

运动过程中留有放松时间。每组练习结束后,应适当放松身体,以此缓解肌肉疲劳,避免局部负担持续加重。

三、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

1.发生擦伤后,应及时用生理盐水洗净创口,若有砂石等杂物,可用消毒工具清理干净。对于面积小的伤口,可用75%的酒精或碘伏消毒液等清洁消毒伤口周围皮肤;若伤口较深,严重者应及时到医院处理,必要时注射破伤风被动免疫制剂或接种吸附破伤风疫苗。

2.发生扭伤、拉伤等急性损伤,应遵循“PRICE”原则,早期及时处理,保护伤处,制动休息,冰敷,加压包扎,抬高患肢。观察情况,若症状无缓解或加重应立即到医院检查。



上一篇:下一篇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