诺如病毒病原学
基本特征
要点:亲水、耐酸、两基因型
诺如病毒为单股正链 RNA 病毒,属于杯状病毒科的诺如病毒属,无包膜(即没有脂质层说明病毒亲水,具有脂溶性的消毒剂无效例如:乙醇、异丙醇、氯已定等),引起人类急性胃肠炎的两个主要基因群是GI 和 GII 型,同时因为在肠道感染,所以耐酸。
流行病学
传染源
要点:患者及隐性感染者均可排毒。呕吐、排泄物传染性
排出方式主要是呕吐、排泄物,一次呕吐可排出上亿个诺如病毒颗粒。
传播途径
要点:呼吸道传播、接触传播、经食物或水传播
主要是人传人(其实针对传染病来讲,并没有人传人传播途径的说法,tips传染病传播途径:呼吸道传播、消化道传播、接触传播、虫媒传播、血液/体液传播、医源性感染、母婴传播;这里的人传人主要指呼吸道传播、接触传播),也可经食物和经水传播。
易感人群
要点:人群普遍易感,免疫持续时间短,仅有6‐24 个月,同一个体可重复感染同一毒株或不同毒株的诺如病毒。
自然因素
常见于冬季。
社会因素
好发于学校、托幼机构等聚集性场所及卫生习惯或条件较差的集体单位。
临床表现
症状
要点:症状轻,可自愈,主要呕吐(儿童),腹泻(成人),粪便性状为水样便(无血便)
也有伴或不伴低烧、恶心、腹痛、头痛、畏寒和肌肉酸痛。高龄老人和免疫低下儿童可有重症发生。
潜伏期短
12-48小时,易与食物中毒混淆。
感染剂量低
最低18个病毒即可感染,一次呕吐可排出上亿个诺如病毒颗粒,易发生暴发疫情。
排毒期长
潜伏期即可排毒,排毒高峰发病2-5天,持续约2-3周。
隔离期
目前较多的是症状消失后72小时。
防控措施
针对传染源,早发现早隔离
学校晨午检、因病缺课追踪,关注有无腹泻、呕吐病例情况,病例建议居家休息,有聚集性疫情及时报告(1天3例、3天5例);
针对传播途径,做好预防性消毒、随时消毒
遇有腹泻、呕吐病例时,加强学校预防性消毒措施(针对呼吸道和接触传播),接触传播的物表消毒以门把手、桌椅、饮水机等高频接触部位擦拭和卫生间、教室等重点场所喷洒,关键及时发现报告呕吐物,同时专人做好防护(口罩、手套)进行随时消毒,针对呼吸道传播,做好通风换气,必要时开展空气消毒。
针对易感人群,做好健康教育
及时向师生及食堂职工传播手卫生好习惯及呕吐物处置知识,强化卫生和主动发现报告意识,向家长和教师传播学校关于呕吐、腹泻等病例的处理要求,寻求家长及教师配合。
做好消毒人员专门培训
指导学校定人定岗,指定专人处理呕吐物,设置专用清洁工具拖把等,遇呕吐先防护,再使用湿布覆盖去除污染物,最后消毒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