开学为什么要筛查肺结核?

作者:赵俊霞发布时间:2024-09-30浏览次数:33

新的学期开始了,同学们要开启一段新的校园生活。一入校,老师会通知大家进行一项肺结核筛查。那么,什么是结核病?新生入学为什么要进行肺结核筛查?如何筛查?

什么是结核病?

结核病是由人体感染结核分枝杆菌而引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。结核分枝杆菌是经过特殊染色,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的一种短小弯曲的棒状杆菌。健康人吸入肺结核患者排出的含有结核菌的飞沫就可能受到感染。如果感染了结核菌,结核病可发生在人体除了头发、指甲以外的任何部位,其中最主要的是肺结核。

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《2023年全球结核病报告》显示,中国是全球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,估算结核病患者数居世界第三位。

咳嗽、咳痰2周以上,咯血或血痰是肺结核的常见呼吸道症状,出现这些症状就要考虑是不是得了肺结核。如果确诊肺结核,一般经过6~8个月的规范全程治疗,绝大多数患者是可以治愈的。

为什么入学要筛查肺结核?

结核病仍是一种常见病,如果学校里有一例肺结核患者,就容易引起传染和聚集发病,所以,要对入学的新生开展肺结核筛查,及时发现潜在患者,保护大家的健康。

对于大学生来说,筛查肺结核主要是进行肺结核可疑症状筛查,了解有没有肺结核常见呼吸道症状,如咳嗽、咳痰等。同时,还需要拍摄X线胸片,检查是否有肺结核病灶。此外,有条件的学校会组织进行一项结核菌素皮试筛查(也叫PPD皮肤试验),可反映结核感染情况。

对于高中阶段和寄宿制学生,筛查肺结核主要是进行肺结核可疑症状和密切接触史筛查,以及PPD皮肤试验。对于托幼机构、小学和非寄宿制初中新生,筛查肺结核主要是了解是否出现咳嗽、咳痰等肺结核可疑症状和是否存在肺结核密切接触史。

筛查发现阳性怎么办?

如果通过PPD皮肤试验,发现了单纯性PPD强阳性者,那么,学生可以在自愿原则下进行预防性治疗,减少发病风险。

如果学生被诊断为疑似肺结核患者,需要暂时隔离,明确诊断排除结核以后再上课。

如果学生被诊断为肺结核患者,也不要紧张,经过规范治疗和管理,多数是可以治愈的。

同学们,为了实现终结结核的目标,营造健康无结核的校园环境,在此提醒大家:入学后继续做好健康监测,若出现咳嗽、咳痰2周以上,应当怀疑得了肺结核,要及时就诊;出现肺结核可疑症状或被诊断为肺结核后,应当主动向学校报告,不隐瞒病情、不带病上课。


上一篇:下一篇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