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季校内常见传染病之感染性腹泻与虫媒传染病

作者:赵俊霞发布时间:2024-06-26浏览次数:48

感染性腹泻

1.基本情况

腹泻指24小时内排未成形的大便≥3次或者24小时内排出粪便总量超过200克,且粪质稀薄。感染性腹泻(又称为急性胃肠炎)指各种病原体肠道感染而引起的腹泻,病原体主要包括细菌、病毒、寄生虫和真菌等,引起感染性腹泻最常见的细菌是沙门菌、志贺杆菌,最常见的病毒是诺如病毒、轮状病毒。

感染性腹泻主要通过粪-口途径传播,少数可通过接触和呼吸道飞沫传播。人群普遍易感。常见的临床表现有腹泻、腹痛、发热、恶心、呕吐等。

2.预防措施

(1)注意饮食卫生,少食海鲜、生食,提倡喝开水;

(2)减少外出就餐次数,不食不洁、腐败、无证和不符合卫生的食品;

(3)注意个人卫生,勤洗手;

(4)出现相关症状及时就医,防止因腹泻导致大量肠液和电解质丢失引起脱水。

虫媒传染病

1.基本情况

虫媒传染病指以蚊子、跳蚤、蜱虫等节肢动物为主要传播媒介的疾病,蚊、蚤、蜱等媒介生物主要通过叮咬吸血,使病原体通过血液进入人体并大量繁殖,侵害各器官、组织引起有传染性的疾病。

常见的蚊媒传染病有登革热、疟疾、乙脑等,常见的蚤媒传染病有鼠疫、流行性出血热等,常见的蜱媒传染病有蜱虫病、斑点热、莱姆病等。

近年来,受全球气候、生态环境和经济全球化等综合因素影响,虫媒传染病的传播速度加快、传播范围扩大。

2.预防措施

(1)注意穿着适宜的衣服。户外活动前,尽量选择长袖上衣、长裤(保证衣物透气性前提下,防止热射病),以减少皮肤暴露风险,并且尽量选择浅色衣裤,便于检查有无蜱虫附着;

(2)适当使用趋避剂。户外活动前,宜使用驱蚊、驱虫等趋避剂,每隔数小时需要重复喷涂,尽量避免或缩短在草地上坐卧、密林中停留的时间;

(3)及时检查是否被叮咬。户外活动后,检查全身确保无蚊虫附着体表,及时更换衣物并淋浴;

(4)蚊子叮咬后可用肥皂水清洗患处,也可使用花露水、风油精等涂抹患处,严重情况下可遵医嘱使用相关药物。

夏季气温高、湿度大,是多种传染性疾病高发季节。为保护师生健康,确保教学安全有序,学校提醒广大师生和家长学习常见传染病的预防,做好自己身体健康的第一责任人!


上一篇:下一篇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