冬春季校园健康小贴士

作者:发布时间:2021-12-06浏览次数:4

校园是人员密集场所,进入冬春季,在做好新冠肺炎常态化疫情防控以外,还需要关注其他呼吸道疾病和感染性腹泻,如流感、诺如病毒、水痘、手足口、痢疾、伤寒、副伤寒等等。需要注意以下几点:

1.养成戴口罩、一米线、不聚集、用自己专用毛巾、洗漱用具、碗筷、水杯等习惯。饭前、便后、进食前应按照7步洗手法正确洗手,用肥皂或洗手液用流动水至少洗30秒。

2.喝烧开的水,避免喝生水,蔬菜瓜果彻底洗净,烹饪食物要煮熟,尤其是贝类等海鲜类食品更要煮熟煮透。

3.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,保持充足的睡眠,多做体育锻炼,增强身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。

4.根据气温变化增减衣服,避免疾病的“侵袭”。

5.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(如打喷嚏后)应立即洗手。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,避免飞沫污染他人。

6.早发现、早治疗,如遇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检查,出现呼吸道及消化道症状时应及时就诊,切忌不当回事,更不能自行服药。如发现传染病应早报告、早隔离、防止校园内传播。

附:

诺如病毒小常识

诺如病毒是一种急性胃肠炎病毒,感染后引起胃肠道炎症,表现为恶心、呕吐、腹痛、腹泻、腹部痉挛等胃肠炎症状,以及头痛、发热、寒战、肌肉疼痛等病毒感染的全身中毒症状,严重时可因腹泻脱水致死。全年均有发生,10月到次年3月是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流行的高发季节。

诺如病毒如何传播?

1.吃了或喝了被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。

2.触摸被诺如病毒污染的物体后不洗净双手就吃东西。

3. 接触过诺如病毒感染患者。

4. 和患者同处一个不通风的室内,吸入被污染的空气(粪便或呕吐物产生的气溶胶)。

5.饭前、便后要洗手,前应按照7步洗手法正确洗手,用肥皂或洗手液用流动水至少洗30秒。

注意:

1.消毒纸巾和免洗手消毒剂对诺如病毒无效,不能代替洗手。

2.对患者呕吐物或粪便污染的环境和物品需要使用含氯制剂进行消毒。

3.患者隔离至症状消失后3天方可复课。食品加工者、护工、保育员等从事服务类工作的患者,症状消失3天后再返回工作岗位。

应急处置:

1.发生病例呕吐后,首先将现场无关人员有序疏散。用毛巾等将呕吐物覆盖避免形成气溶胶,

2.转入指导呕吐物收集,如吐到呕吐袋内,将病例送至相关医疗机构就诊。

3.对于呕吐物需用大于5000mg/L的含氯消毒液完全覆盖污染物,小心清除干净。清理的污染物按医疗废物集中处置,或至含有效氯5000mg/L的消毒液中浸泡30min后处理。对于环境和个人防护用品消毒用1000mmg/L的含氯消毒液。

4.病例所在班级、宿舍应用含氯消毒剂喷雾处理或擦拭2-3遍消毒,消毒作用30分钟后座椅用清水擦拭干净。

校医院

2021.12.6

 

上一篇:下一篇: